LY_T 2990-2018 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

ID

3CED93ECF43B47A08C3013F04148693E

文件大小(MB)

1.64

页数:

9

文件格式:

pdf

日期:

2024-8-14

购买:

购买或下载
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
ICS 65. 020,B60,中华 人民 共和国 林 业 行 业标准,LY/T 2990—2018,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,Long-term observation indicators for urban ecosystem,2018 - 12 - 29 发布2019-05-01 实施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,LY/T 2990—2018,刖,一t,本标准按照GB/T L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〇,本标准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0,本标准起草单位: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,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城市森林研究中心,国家林,业和草原局生态定位观测网络中心,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王成、孙振凯、张昶、古琳、卢康宁、孙容霖、姜莎莎,阮琳,李智琦,1,LY/T 2990—2018,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,即城市森林资源观测指标、气象观测指标、大气环境观,测指标、游憩康养环境观测指标、水文与水质观测指标、土壤观测指标、植物群落观测指标,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城市生态系统定位观测,本标准中的城市生态系统主要包括城区及周边森林、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,2规范性引用文件,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,件..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(包括所有的修改单)适用于本文件,LY/T 1606—2003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指标体系,DB44/T 565—2008城市森林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范,LY/T 2737—2016古树名木鉴定规范,3术语和定义,LY/T 1606—2003> DB44/T 565—2008和LY/T 2737—2016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,3. 1,城市森林urban forest,城区及其周围所有森林、树木及其相关植被,注:改写DB44/T 565—2008,术语和定义,3.2,3. 2,树冠覆盖率 tree canopy coverage,区域内树冠垂直投影覆盖面积之和与区域土地面积的百分比,3.3,森林斑块forest patch,具有一定规模、被非森林覆盖土地包围、可识别且内部组成、结构和生态功能相似的森林单元。森,林斑块主要统计面积0.1公顷以上的斑块.,3.4,生态廊道 ecological corridor,1,LY/T 2990—201,连接破碎化生境并适宜生物生活、移动或扩散的通道,3.5,植源污染物plant-genetic pollutants,山植物本身产生的对人体和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a,3. 6,森林康养环境healthcare forest environment,适合游憩、休闲、度假、保健等健康服务的森林环境,3. 7,游憩景观 recreational landscape,适宜于游憩、观赏的动植物景观,3. 8,地表有机覆盖物organic mulch,指以冇机物为主的覆盖在地表上的物质,包括枯枝落叶层和人工覆盖物,4指标体系,4.1城市森林资源观测指标,各类观测指标见表1,表1城市森林资源观测指标,指标类别指标名称单位频度备注:,树木种类,乔木种类种5年复查1次,灌木种类种5年复査1次,植被,树冠覆盖率% 5年复査!次遥感数据分析,植被指数(NDVI) 5年复査1次遥感数据分析,景观格局,森林斑块(每个等级的数量,和密度),n/km2 5年复查1次,遥感数据分析森林斑块,分0.1,hc1一Iha、1 ha一5htu 5 ha一,10ha. 10ha以上四个面积等级,生态廊道(密度) m/km2 5年复查!次遥感数据分析,景观破碎度ロ/km" 5年复查1次遥感数据分析,景观连接度5年复査1次遥感数据分析,景观多样性指数5年复查!次遥感数据分析,古树名木,古树数量株5年复查1次分级见 LY/T 2737—2016,名木数量株5年复查1次,2,LY/T 2990—2018,4.2气象观测指标,各类观测指标见表2.,表2气象观测指标,指标类别指标名称单位频度备注,气压气压hPa 连续白动观测(每10分钟),风,风向リ连续自动观测(每10分钟) 高出地被物,风速rn/s 连续自动观测(每10分钟) 高出地被物,蒸发量水面蒸发mm 连续自动观测(每!0分钟) 累计值,温度,空气温度r 连续自动观测(每10分钟),土壤温度℃ 连续自动观测(每10分钟) 5cm, 15cm, 30cm 深度,湿度,空气相对湿度% 连续自动观测(每10分钟),土壤湿度% 连续自动观测(每10分钟),5cmナ15cm, 30cm深度;体积含,水量,大气降水降水量mm 连续自动观测(每10分钟) 降雨与降雪,累计值,辐射,总辐射W/m2 连续自动观测(每10分钟) 高出地被物,反射辐射W/m2 连续自动观测(每10分钟) 高出地被物,净辐射W/m2 连续自动观测(每10分钟) 高出地被物,总紫外辐射W/m2 连续自动观测(每10分钟) 高出地被物,日照时数h 连续自动观测(每10分钟) 累计值,热通量局域热量通量W/m2 连续自动观测(每10分钟) 水平尺度,0.5 km 10km,4.3 大气环境观测指标,各类观测指标见表3,表3大气环境观测指标,指标类别指标名称单位频度备注,空气质量,TSP、P此.5、P儿浓度ロ g/皿* 连续自动观测(每10分钟),N0, (N0、风〇、NO2)浓度U g/in:- 连续自动观测(每10分钟),SO”浓度U g/m" 连续自动观测(每10分钟),〇,浓度ロ g/m:i 连续自动……

……